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生在生育期,常見年齡為35~45歲,目前認為其發生與雌激素水平有密切關系。若子宮肌瘤較小,月經正常,無明顯不適,可每隔3~6個月去婦科門診檢查一次,不必用藥或手術治療,近絕經期的患者更不必擔憂,因為絕經后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宮肌瘤多會停止生長,甚至萎縮消失。如果子宮肌瘤較大,或是多發性的,或月經量過多引起貧血,或導致不孕,或者出現疼痛、尿頻、便秘等癥狀,應及時做肌瘤挖除手術。一般來說,手術后兩個月,病人的心理狀態和身體即能得到恢復,這時方可過性生活。對于有生育要求的婦女,通過手術挖除肌瘤后要避孕至少半年才可考慮懷孕。不然,有疤痕的子宮會經不起妊娠的考驗,而有子宮破裂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