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醫學倫理學
醫患關系道德
臨床醫療實踐中的道德
醫學道德修養和評價
醫患關系道德
1.醫患關系的含義與性質
2.醫學醫患關系的特點
3.醫學醫患關系的內容及其模式
4.醫師的道德權利和義務
5.患者的道德權利和義務
6.和諧醫患關系的道德保障
醫患關系的含義、性質
1.含義:
以醫務人員為主體的群體與以患者為中心的群體之間所建立起來的醫療衛生保健供求關系。
2.性質:
法律上,醫療契約性關系
倫理上,信托關系
醫患關系的特點
目標一致的相互依賴性。
利益滿足和社會價值實現的統一性。
人格尊嚴、權利上的平等與醫學知識和能力的不對稱性。
醫患沖突或糾紛的不可避免性。
醫患關系的基本內容及其模式
1.基本內容
技術關系:
非技術關系:道德關系、利益關系、價值關系、法律關系和文化關系
2.醫患關系模式:
1956年,美國醫生薩斯-荷倫德提出醫患關系的三種模式:
主動-被動模式
指導-合作模式
共同參與模式
醫師的道德權利和道德義務
醫師的道德權利:
注冊執業范圍內,進行醫學檢查、疾病調查、醫學處治、出具醫學證明文件、選擇合理醫療、預防和保健方案
按規定標準,獲得本人執業相對的醫療設備等基本條件
從事科研、交流及參加學術團體
參加專業培訓,接受繼續教育
執業活動中,人格尊嚴、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獲得相應報酬,享受國家規定福利待遇
對所在機構的醫療、預防、保健工作和衛生行政部門提出建議,參與機構民主管理
醫師的特殊干涉權
醫師的醫德權利的自主性(日內瓦宣言、東京宣言)
醫師的道德權利和道德義務(cont)
醫師的道德義務:
遵守法律、法規,遵守技術操作規范
樹立敬業精神,遵守職業道德,履行醫師職責,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
關系、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隱私
努力鉆研業務,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水平
宣傳衛生保健知識,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
醫師不得拒絕急救處置
對患者交待病情避免產生不利后果
不得利用職務之便獲取不當利益
遇有災情、疫情等服從衛生行政部門調遣及向上級部門報告
患者的道德權利和道德義務
1.患者的道德權利
生命健康權
醫療保障權
疾病的認知權
知情同意權
隱私保護權
醫療服務的選擇權
病例復印權
患者的道德權利和道德義務(cont)
2.患者的道德義務
嚴格按照醫囑檢查治療、就診治療要按章交費
全社會應當尊重醫師
傳染病患者要接受治療、隔離等預防措施
發現或懷疑有遺傳性疾病的育齡夫婦要接受醫師的建議
遵守醫院規章制度
恢復和保護健康
支持醫學科學發展的義務
接受醫學生的實習、參與人體實驗等
和諧醫患關系的道德保障
1.醫患雙方要進行密切地溝通與交流
2.醫患都要維護雙方的權利
3.醫患雙方都要履行各自的義務
4.醫患雙方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5.醫患雙方要加強道德自理和遵守共同的醫學道德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