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臨終護理
一、A1
1、尸體護理時,需將尸體放平并頭下墊一軟枕,其目的是
A.保持良好姿勢
B.避免頭面部充血發紫
C.防止鼻腔內容物流出
D.防止下頜骨脫位
E.便于實施尸體護理操作
2、患者魏某,女,60歲,肺癌廣泛轉移,病情日趨惡化,但病人對自己的病情抱有希望,積極配合醫務人員治療和護理,此時的心理反應是
A.接受期
B.憂郁期
C.協議期
D.憤怒期
E.否認期
3、患者沈某,男,68歲,診斷尿毒癥,其表現為神志不清,肌張力消失,心音低鈍,脈搏細弱,血壓80/40mmHg,呈間斷呼吸,判斷病人此時處于
A.瀕死期
B.臨床死亡期
C.生物學死亡期
D.生理學死亡期
E.腦死亡期
4、患者彭某,女,65歲,肝癌晚期,感到不久于人世,十分悲哀,情緒低落,此時心理反應為
A.否認期
B.憤怒期
C.協議期
D.憂郁期
E.接受期
5、臨終病人最后出現的心理反應期是
A.憂郁期
B.否認期
C.協議期
D.憤怒期
E.接受期
6、目前醫學界對死亡的判斷依據是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各種反射消失
D.腦出現不可逆的死亡
E.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7、不屬于瀕死期循環衰竭的臨床表現的是
A.皮膚蒼白
B.心音低而無力
C.四肢冰冷
D.脈搏呈洪脈
E.血壓下降
8、尸斑一般出現在死亡后
A.2~4小時
B.4~6小時
C.6~8小時
D.8~10小時
E.10~12小時
9、生物學死亡期的特征是
A.呼吸停止
B.心跳停止
C.身體溫度接近室溫
D.各種反射消失
E.意識不清
10、臨床死亡期的特征是
A.循環衰竭
B.呼吸衰竭
C.各種反射消失
D.神志不清
E.肌張力喪失
11、護理瀕死病人時,不正確的措施是
A.撤去各種治療性的管道
B.每天口腔護理2~3次
C.提供單獨的病室并保持安靜
D.選擇最有效的止痛藥物
E.用濕紗布蓋于張口呼吸者的口部
12、瀕死病人的臨床表現是
A.呼吸加深加快
B.脈搏消失
C.反射性反應消失
D.血壓降低
E.瞳孔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