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腦復蘇及復蘇后處理
心肺復蘇后,心肺功能隨時可能出現再度停止,或由于缺氧所引起的腦損害可能導致整個復蘇工作的失敗,要組織專門人員繼續搶救。
(一)腦復蘇及護理
防治心跳驟停后缺氧性腦損傷的工作稱為腦復蘇。心跳、呼吸驟停引起腦損傷的基本病理是腦缺氧和腦水腫,防治腦水腫是腦復蘇的關鍵。
1.降溫 體溫每降低1℃可使氧耗率下降5%~6%,低溫可降低腦代謝,減少耗氧量,使大腦對缺氧的耐受增強。復蘇時用人工降溫,降溫前先用降溫輔助藥物,如丙嗪類藥、硫噴妥鈉或其他巴比妥類藥,以防寒戰反應。然后戴冰帽,再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置冰袋,使體溫降至35~33℃,肌張力松弛,且以呼吸血壓平穩為準。降溫需持續至神志恢復。復溫時先逐步撤除冰袋,后停用輔助降溫藥。
2.脫水療法 使用脫水劑降低腦水腫,常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每次200~250ml靜脈快速滴入,一般在15~30分鐘內滴完,根據需要每6小時可以重復應用。
3.激素治療 糖皮質激素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穩定溶酶體膜,對減輕腦水腫和保護腦細胞有療效,常用藥有氫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
4.改善腦細胞代謝藥治療 可用腦活素、能量合劑等。
5.高壓氧治療 給病人使用2~3個大氣壓的高壓氧,有利于腦細胞供氧,促進腦細胞恢復。
6.鎮靜解痙 如有抽搐會增加耗氧,可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鈉或冬眠1號半量肌注,每6小時應用1次。當有癲癇發作時應用苯妥英鈉靜脈滴注。
(二)復蘇后的治療和護理
1.保持呼吸功能及氧療法 常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自主呼吸功能不足的可給呼吸興奮劑。
2.維持有效循環 血壓過低影響心腦供血,應維持在略高水平,當血壓過低時應注意是否有血容量不足、電解質紊亂、酸中毒、心臟供血不良,應積極糾正。警惕再次出現心跳、呼吸驟停,同時應進行中心靜脈壓、血氣分析、心電圖監測。
3.處理原發疾病 多數心跳、呼吸驟停的原因都比較明確,如電擊、中毒等,也有少數原因開始不明確,需要進一步檢查,明確原因。
4.預防并發癥 并發癥有感染、急性腎衰竭、壓瘡等。常見的感染是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病人常規使用抗生素,應加強基礎護理。
5.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
例題:
1.現場初期復蘇的首要步驟是( )
A.心內注射
B.心前區扣擊
C.胸外心臟按壓
D.口對口人工呼吸
E.開放氣道
『正確答案』E
2.單人搶救心跳、呼吸驟停的成人病人,人工循環與人工呼吸的比例為( )
A.30:2
B.15:2
C.15:1
D.5:1
E.4:1
3.小兒心肺復蘇,心臟按壓的部位是( )
A.胸骨左側
B.胸骨右側
C.胸骨上段
D.胸骨中段
E.胸骨下段
『正確答案』D
4.心腦肺復蘇過程中,復蘇藥物的應用首選途徑為( )
A.靜脈輸注
B.皮下注射
C.氣管內給藥
D.心內注射
E.肌內注射
『正確答案』A
5.心肺腦復蘇過程中需給病人進行降溫時應注意( )
A.先用降溫輔助藥物,然后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置冰袋,再戴冰帽
B.先用降溫輔助藥物,然后戴冰帽,再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置冰袋
C.先戴冰帽,然后用降溫輔助藥物,再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置冰袋
D.先戴冰帽,然后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置冰袋,再用降溫輔助藥物
E.先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置冰袋,然后戴冰帽,再用降溫輔助藥物
『正確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