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B
1、
<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急性肺水腫是心內科急癥之一,其臨床主要表現為:突然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端坐呼吸,伴咳嗽,常咳出粉紅色泡沫樣痰,病人煩躁不安,口唇紫紺,大汗淋漓,心率增快,兩肺布滿濕啰音及哮鳴音,嚴重者可引起暈厥及心臟驟停。
<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2、
<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溶血性輸血反應
溶血性輸血反應是輸血后紅細胞受到破壞而引起的一系列反應,有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和遲發型溶血性輸血反應之分。
1、原因
(1)免疫性溶血反應:一、ABO血型不合:抗體為IgM抗體,為天然完全抗體,主要是血管內溶血。二、Rh血型不合:抗體為IgG抗體,為免疫性不完全抗體,主要是血管外溶血。三、其他血型系統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如MNSs、Lewis、Kell、Di等等,發生的溶血有血管內或血管外溶血。四、獻血者間血型不合:見于大量輸血或短期內輸入多個獻血員的血。
(2)非免疫性溶血反應:此類反應較少見,包括低滲液體輸注;冰凍、過熱或機械操作作破壞紅細胞;某些藥物的混入;獻血或受血者紅細胞有缺損(如某些紅細胞缺陷性疾病)
2、癥狀和體征
(1)這類反應多半在輸血過程初期,輸入數十亳升后發病,表現為寒戰、面潮紅、呼吸困難、低血壓、創面滲血,出現血紅蛋白尿,尿少,尿閉以至發展成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癥(常于反應后1~2周變得明顯)。
(2)患者可突發休克,可發生廣泛滲血及凝血障礙而一步引起DIC。
(3)遲發性溶血反應:主要屬于血管外溶血。常見于Rh血型不合,偶見于其他血型系。在經產婦或有輸血史者,輸血后數天或周發生原因不的發熱、貧血、黃疸,癥狀輕微,網織紅細胞增多,球形紅細胞增多,結體球蛋白降低,可有肝脾腫大,血紅蛋白尿少見。
3、
<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輸血過程中,發生過敏反應的典型表現包括:輕者皮膚瘙癢、蕁麻疹,輕度血管性水腫;重者因喉頭水腫出現呼吸困難,甚至過敏性休克。
<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
4、
<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溶血反應
由于血液中紅細胞凝集成團,繼而發生溶解,大量血紅蛋白散布到血漿中而導致機體發生一系列反應,為最嚴重的一種輸血反應。
1.原因:輸入異型血、輸入變質血、血中加入高滲或低滲溶液或能影響血液PH值變化的藥物,致使紅細胞大量破壞
2.癥狀:一般在輸血10~15ml后即可產生癥狀:開始病人主訴頭痛、四肢麻木、腰背劇疼和胸悶等。繼而出現黃疸和血紅蛋白尿,同時伴有寒戰、高熱、呼吸急促和血壓下降等;后期出現少尿、無尿等急性腎功能衰竭癥狀,可迅速死亡。溶血反應還可伴有出血傾向。
5、
<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溶血時應用碳酸氫鈉堿化尿液,早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必要時輸血。
<2>、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6、
<1>、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
<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1.輸液部位沿靜脈走向出現條索狀紅線,是靜脈炎的癥狀。是由于長期輸注高濃度、刺激性較強的藥液或靜脈內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時間過長,引起局部靜脈壁發生化學炎性反應;也可因輸液過程中,未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導致局部靜脈感染。
2.輸液不暢,局部靜脈痙攣可進行局部熱敷、按摩,使靜脈擴張,促進血液循環。
3.出現急性肺水腫時,應立即停止輸液并通知醫生,進行緊急處理。
7、
<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
<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8、
<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用ACD或CPD(這是抗凝保存液配方的英文縮寫詞)保存液采集到的血液,置4℃貯血專用冰箱內貯存,仍在有效期內的血液稱為庫存血液,所有庫存血液均須定期檢查,并在向臨床發出前逐袋檢查。庫存血在4℃的冰箱內可保存2~3周。
<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
9、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
<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復方氯化鈉是一種體液補充及調節水和電解質平衡的藥物。內含注射用水、Na+和Cl-離子及少量的K+、Ca2+離子。Na+和Cl-是機體重要的電解質,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對維持人體正常的血液和細胞外液的容量和滲透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理鹽水就是0.9%氯化鈉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