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科目】:肥豬子樹, 肉皂角, 肥皂樹.云實科, 豆科.
【植物形態】:落葉喬木, 高可達10米.樹皮灰褐色, 小枝幼時密生繡褐色或白色細毛, 后無毛, 芽為葉柄藏芽.葉互生, 2回偶數羽狀復葉, 葉軸有短柔毛, 羽片互生, 小葉10~24片, 互生, 長橢圓形, 長2.2~4cm(厘米), 寬1~1.5cm(厘米), 基部圓形, 稍不等稱, 先端圓或微凹, 表面深綠色, 背面淡綠黃色, 兩面有絲狀細毛, 小葉柄短, 有白色細毛.花假蝶形, 白色或紫色, 雜性, 頂生總狀花序, 萼管5裂, 花瓣5片, 雄蕊10枚, 分離, 子房無毛, 上位, 1室.莢果肥厚, 長橢圓形, 長至10cm(厘米), 頂端有短喙.
【生態分布】:產我國長江中下游各省; 多生于山坡林邊、路邊及村落附近.
【藥用部分】:秋季采種子及果實入藥, 樹皮及根亦供藥用.
【作用功效】:性味辛, 溫.治風濕, 下痢, 便血, 皰瘡腫毒及跌打損傷等癥.
【用量用法】:種子1~2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