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應激的心理性反應及其異常
由于應激反應涉及到CNS的許多結構,特別與邊緣系統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絕大多數應激都包含有心理、情緒上的反應。但由于心理、情緒上的許多基礎問題尚未闡明,因此應激的心理性反應也還有許多空白尚待探索,但應激的心理性反應可大致歸類于三個方面:
(1)應激的認知功能改變一定程度的應激反應,特別是良性應激有利于神經系統的發育,它可使機體保持一定的"喚起"狀態,對外環境保持積極的反應,可增強認知功能。但持續的劣性應激可損害認知的功能,在學齡兒童進行的研究表明,長時間的噪音環境可使兒童的認知學習能力下降,特別是與聲音相關的學習認知功能的損害。與應激相關的許多神經結構和神經-內分泌都與認知學習能力相關。如血管加壓素、ACTH、去甲腎上腺素、乙酰膽堿、內阿片肽等,但機制不清。
(2)應激的情緒反應 在心理社會因素的應激反應中,情緒反應有時會成為左右整個應激反應非常關鍵的因素之一。如某些心理社會因素導致的憤怒情緒,除可引起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和HPA軸的強烈興奮,及相應的器官功能變化外,常可見到運動員的失控行為。在有些情況下,如原有冠心病史者,甚至可誘發心源性猝死。
(3)應激的社會行為反應總體來看,應激常常改變人們相互之間的社會行為方式,如產生忿怒情緒的應激易導致敵意的,或自私、或攻擊性的行為反應,動物則表現出明顯的斗爭攻擊傾向的增加。在地震災害而前,人們常可以表現出增強的互助(helpingbehavior)行為傾向,但焦慮不安的情緒也會使人變得冷漠,互助行為傾向減弱等。
2.精神創傷性應激障礙(psycho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
應激造成的精神心理障礙是一個比較常見的事實,PTSD指經歷了殘酷的戰爭、嚴重的創傷、恐怖之后的一系列心理精神障礙,它不同于一般的精神病。它是一種強烈傷害性應激后出現的心理精神障礙,嚴重的精神心理應激作為該病的病因十分明確,將其同其他精神障礙病人分開來并施以適當的心理治療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