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職稱考試必須復習的中草藥大詞典,這里介紹一下根類—北蒼術簡介
【來 源】 菊科北蒼術Atractylodes Chinensis Koidz.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與茅蒼術基本相同,主要區別葉通常無柄,葉片較寬,卵形或窄卵形,羽狀5裂,上部葉也常不裂葉緣具硬刺齒;頭狀花序,總苞片多為5-6層,花冠管狀,白色;瘦果密生向上的銀白色毛。花期7-8月,果期8-10月。
【草藥產地】 主產河北,山西,陜西等省份。野生于低山陰坡疏林邊、灌木叢及其草叢中。
【采 收】 根狀莖入藥。春秋兩季采挖。
【藥 材】 根莖呈疙瘩狀或結節狀圓柱形。表面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黃棕色。質較疏松,斷面散有黃棕色油點。香氣較淡,味辛、苦,以個大、質堅實、斷面朱砂點多,香氣濃郁者為佳。
【飲 片】 不規則的片狀,厚約3mm,表面黑棕色,有的可見莖痕或根痕。撞去外皮的表面黃棕色。切面淡黃色,有黃棕色油點散在其上。氣香,但較弱。
【功效作用】 燥濕健脾,袪風,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脹滿,泄瀉,水腫,腳氣痿軟,風濕痹痛,風寒感冒,雀目夜盲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