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流產病人的護理
重點與考點:
◇病因、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治療要點、護理措施
◇流產的概述:
☆凡妊娠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
☆發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稱早期流產。
☆發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稱晚期流產。
一、病因
1.染色體異常 是導致流產的主要原因。
2.母體因素 如全身性疾病、生殖器官疾病、內分泌功能失調、身體或精神創傷等。
3.胎盤因素 滋養細胞的發育和功能不全是胚胎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4.其他因素 如免疫因素、母兒血型不合、接觸一些有害的化學物質和物理因素等可引起流產。另外,妊娠早期行腹部手術,勞動過度、性交,或有吸煙、酗酒、吸毒等不良習慣,均可刺激子宮收縮而引起流產。
二、臨床表現
停經、腹痛及陰道出血是流產的主要臨床癥狀。
流產類型 |
出血量 |
下腹痛 |
組織物排出 |
宮頸情況 |
子宮大小 |
并發癥 |
處理 |
先兆流產 |
少 |
輕/無 |
無 |
閉 |
與孕周符 |
|
保胎 |
難免流產 |
少量持續/大量 |
減輕 |
部分排出 |
松弛擴張/有組織堵塞 |
略小于孕周 |
感染 |
清宮術預防感染 |
完全流產 |
少/無 |
消失 |
完全排出 |
閉 |
正常/略大 |
感染 |
|
稽留流產 |
少,色暗 |
輕/無 |
無 |
閉 |
小于孕周 |
DIC |
人工流產 |
1.先兆流產 表現為停經后少量陰道流血,量比月經少,有時伴有輕微下腹痛和腰痛。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宮頸口未開,胎膜未破,妊娠產物未排出。
2.難免流產 表現為陰道流血量增多,陣發性腹痛加重。婦科檢查: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或略小,宮頸口已擴張,但組織尚未排出;晚期難免流產還可有羊水流出,或見胚胎組織或胎囊堵于宮口。
3.不全流產 妊娠產物已部分排出體外,尚有部分殘留于宮內,陰道出血可持續不止,嚴重時引起出血性休克,下腹痛減輕。婦科檢查:一般子宮小于停經周數,宮頸口已擴張,不斷有血液自宮頸口內流出,有時尚可見胎盤組織堵塞宮頸口,或部分妊娠產物已排出于陰道內,而部分仍留在宮腔內,有時宮頸口已關閉。
4.完全流產 妊娠產物已完全排出,陰道出血逐漸停止,腹痛逐漸消失。婦科檢查:子宮接近未孕大小或略大,宮頸口已關閉。
5.稽留流產 指胚胎或胎兒已死亡,滯留在宮腔內尚未自然排出者。
6.習慣性流產 指自然流產連續發生3次或3次以上者。每次流產多發生于同一妊娠月份。流產時若有組織殘留于宮腔內,有可能引起宮腔內感染。嚴重時感染可擴展到盆腔、腹腔乃至全身,并發盆腔炎、腹膜炎、敗血癥及感染性休克等,稱感染性流產。
例題:
某女士,30歲,已婚,未生育。停經2月余,陰道少量流血4天,今晨流血量較多,伴下腹隱痛而入院,檢查:陰道少量血液,宮口閉,宮體大如孕2個月,雙附件陰性,尿妊娠試驗(+)最有可能的診斷
A.先兆流產
B.異位妊娠
C.難免流產
D.不全流產
E.完全流產
『正確答案』A
三、輔助檢查
1.婦科檢查:了解宮頸口及子宮情況等,檢查雙側附件有無腫塊、壓痛等。
2.實驗室檢查: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測定的結果低于正常值,提示有流產的可能。
3.B超:可顯示有無胎囊、胎動、胎心等。
四、治療原則
1.先兆流產--處理原則是保胎
☆臥床休息,禁止性生活;減少刺激;
☆必要時給予對胎兒危害小的鎮靜劑;
☆對于黃體功能不足的孕婦,每日肌注黃體酮保胎;
2.難免流產一旦確診,盡早使胚胎及胎盤完全排出。
3.不全流產一經確診,應行吸宮術或鉗刮術以清除宮腔內殘留組織。
4.完全流產--如無感染征象,一般不需特殊處理。
5.稽留流產--應及時促使胎兒和胎盤排出。處理前應作凝血功能檢查。
6.習慣性流產--以預防為主,在受孕前,對男女雙方均應進行詳細檢查。
例題:
30歲,孕8周,下腹部陣發性疼痛及多量陰道出血伴有血塊已一天。婦科檢查;宮頸口開1指,宮口處有胚胎組織樣堵塞。本病例最佳處理措施是
A.壓迫下腹部,排出胚胎組織
B.輸液輸血
C.注射維生素K
D.臥床保胎治療
E.刮宮術
『正確答案』E
五、護理問題
1.有感染的危險 與陰道出血時間過長、宮腔內有殘留組織等因素有關
2.焦慮 與擔心胎兒健康等因素有關
六、護理措施
1.先兆流產孕婦的護理:需臥床休息,禁止性生活。提供生活護理,遵醫囑給孕婦適量鎮靜劑、孕激素等。同時穩定孕婦情緒,增強保胎信心。
2.妊娠不能繼續者的護理 積極采取措施,及時做好終止妊娠的準備。
3.預防感染 監測病人體溫、血象及陰道流血、分泌物的性質、顏色、氣味等,并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加強會陰部護理。
例題:
先兆流產孕婦的護理,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可用肥皂水灌腸
B.心理護理
C.禁止性生活
D.臥床休息
E.遵醫囑給藥
『正確答案』A
七、健康教育
1.早期妊娠時應避免性生活,禁重體力勞動,預防流產的發生。
2.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孕婦在下一次妊娠確診后應臥床休息,加強營養,禁止性生活,補充維生素等,治療期必須超過以往發生流產的妊娠月份。
3.宮頸內口松弛者應在未妊娠前作宮頸內口松弛修補術,如已妊娠,則可在妊娠14~16周時行子宮內口縫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