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節 葡萄胎及侵蝕性葡萄胎病人的護理
一、葡萄胎
葡萄胎是一種良性滋養細胞疾病,又稱良性葡萄胎。良性葡萄胎病變局限于子宮內,不侵入肌層,也不發生遠處轉移。其病理特點為滋養細胞呈不同程度的增生,間質水腫,間質內血管消失。
(一)病因
葡萄胎的發病原因尚不清楚。目前認為可能與營養不良、病毒感染、種族因素、卵巢功能失調、細胞遺傳異常及免疫功能等因素有關。
(二)臨床表現
1.陰道流血是最常見的癥狀,多數病人在停經12周左右發生不規則陰道出血。
2.子宮異常增大、變軟。
3.卵巢黃素化囊腫 葡萄胎病人滋養細胞過度增生,產生大量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由于大量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刺激,雙側或一側卵巢往往呈多發性囊腫改變,稱之為卵巢黃素化囊腫。
4.妊娠嘔吐及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病人在妊娠早、中期即可出現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5.腹痛 由于子宮急速擴張而引起下腹隱痛,一般發生在陰道流血前。如果是黃素化囊腫急性扭轉則為急腹痛。
6.咯血 少數葡萄胎病人有咯血的癥狀出現,在葡萄胎排出后多能自然消失。
(三)輔助檢查
1.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測定。
2.超聲波檢查。
(四)治療原則
1.清除宮腔內容物 葡萄胎的診斷一經確定后,應立即給予清除。
2.子宮切除術 年齡超過40歲的病人,可直接切除子宮、保留附件。
3.黃素化囊腫的處理 一股情況下不需要處理,但當發生囊腫扭轉時應手術治療。
4.預防性化療 對于具有惡變傾向的葡萄胎病人選擇性地采取預防性化療。具有惡變傾向的葡萄胎病人包括:①年齡大于40歲;②葡萄胎排出前β- hCG值異常升高;③葡萄胎清除后,hCG下降曲線不呈進行性下降,而是降至一定水平后即持續不降或始終處于較高值;④子宮明顯大于停經月份;⑤黃素化囊腫直徑大于
(五)護理問題
1.焦慮 與擔心清宮手術及預后有關
2.功能障礙性悲哀 與分娩的期望得不到滿足及對未來妊娠擔心有關
3.有感染的危險 與長期陰道出血、貧血造成免疫力下降有關
(六)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 仔細評估病人,確定主要的心理問題,以解除顧慮和恐懼心理,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嚴密觀察病情 嚴密觀察病人腹痛及陰道流血情況,保留會陰墊。流血過多時,要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皮膚情況,傾聽病人的主訴,密切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變化并做好護理記錄。
3.做好治療配合 刮宮前配血,建立靜脈通路并備好催產素、搶救藥品及物品,以防大出血造成的休克。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者做好相應的治療配合及護理。
4.預防感染 病人陰道出血期間,保持局部的清潔干燥,每日沖洗會陰一次,監測體溫,及時發現感染征兆。
5.清宮術的術前護理
(1)術前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備血,防止術中大出血,準備好搶救措施。
(2)協助病人術前排空膀胱。
6.術中護理 嚴密觀察病人有無面色蒼白、出冷汗、口唇發紺的表現,及時測量血壓、脈搏,防止出血性休克發生。
7.術后護理 術后將刮出組織送病理檢查。同時注意觀察陰道出血及腹痛情況。
(七)健康教育
1.告知病人進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適當活動,保持睡眠充足。
2.保持外陰清潔,以防感染。
3.教病人正確留取尿標本,要求正確留取中段尿。
4.教育病人預防感染,保持外陰清潔,每日清洗外陰。葡萄胎清宮術后禁止性生活1個月,以防止感染。
5.告知病人注意體溫的變化,體溫升隨時就診。
6.做好避孕宣教,告知病人應堅持避孕2年,避孕方法最好選用工具避孕(陰莖套或陰道隔)
7.定期隨訪 第一次刮宮后每周隨訪一次血、尿hCG,陰性后仍需每周復查1次;3個月內如一直陰性改為每半月檢查1次,共3個月,如連續陰性,改為每月檢查1次持續半年;第二年起每半年1次,共隨訪2年。在隨訪血、尿hCG的同時,應注意有無陰道異常流血、咳嗽、咯血及其他轉移灶癥狀。定時作婦科檢查、盆腔B超及胸片或胸部CT檢查。
二、侵蝕性葡萄胎
侵蝕性葡萄胎又稱惡性葡萄胎,是指病變侵入子宮肌層或轉移至近處或遠處器官。肉眼可見水泡狀物或血塊。顯微鏡下可見葡萄胎組織的滋養細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并有出血和壞死,但仍可見變形的或完好的絨毛結構。
(一)病因
侵蝕性葡萄胎來自良性葡萄胎,有5%~20%的葡萄胎可發展成侵蝕性葡萄胎,大多數侵蝕性葡萄胎發生在葡萄胎清除后6個月內。
(二)臨床表現
1.病史 侵蝕性葡萄胎大多繼發于良性葡萄胎,病人均有葡萄胎病史,多發生在葡萄胎清除術后6個月以內。
2.陰道出血 是侵蝕性葡萄胎最常見的癥狀。多發生在葡萄胎后,陰道不規則出血。合并有陰道轉移結節破潰時可發生反復大出血。
3.轉移灶表現 侵蝕性葡萄胎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肺,其次是陰道、宮旁,腦轉移較少見。出現肺轉移時,病人往往有咯血。
(三)輔助檢查
1.血和尿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測定。
2.胸部X線攝片。
3.超聲波檢查。
4.組織學診斷。
(四)治療原則
化療為主,手術和放療為輔。年輕未生育者可保留子宮,需手術治療者主張先化療,待病情穩定后再行手術。
(五)護理問題
1.活動無耐力 與化療副作用有關
2.潛在自尊低下 與長時間住院和接受化療有關
3.潛在并發癥:肺轉移
4.營養低下 與使用化療藥物有關
5.恐懼/焦慮 與擔心疾病預后不良及對未來妊娠擔心有關
(六)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
(1)評估病人及家屬對疾病的心理反應,了解病人既往面對應激情況的反應、方式,并指導病人此次面對疾病的應對方式。
(2)對病人做好病室環境、病友及醫護人員的介紹,減輕病人的陌生恐懼感。
(3)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幫助病人和家屬樹立信心。
(4)讓病人訴說心理痛苦及失落感,接受事實。
(5)介紹化療方案及藥物的相關知識及自我護理的常識,以減少顧慮。
2.嚴密觀察病情嚴密觀察腹痛及陰道流血情況,記錄出血量。流血多時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觀察陰道排出物,有水泡樣組織及時送檢并保留紙墊,以便評估出血量及排出物的性質。
3.做好術前準備配血備用,建立靜脈通道,準備好催產素、搶救物品及藥品。
4.轉移病人的護理
(1)陰道轉移
1)禁止做不必要的檢查和使用窺陰器,盡量臥床休息,密切觀察陰道有無破潰出血。
2)準備好各種搶救器械和物品、配血。
3)如發生轉移灶破潰大出血時,應立即通知醫生并配合搶救。可用長紗條壓迫止血,同時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嚴密觀察出現情況和生命體征,同時觀察有無感染及休克。紗條必須于24至48小時內取出,取出時必須做好輸液、輸血及搶救的準備。若出血未止可重新填塞,記錄取出和再次填塞的數量的同時給予輸血、輸液、遵醫囑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肺轉移
1)臥床休息,減輕病人消耗,呼吸困難者半臥位并吸氧。
2)按醫囑給予鎮靜劑及化療藥。
3)大量咯血時有窒息、休克甚至死亡的危險,給予頭低側臥位并保持呼吸道的通暢,輕擊背部,排除積血。
(3)腦轉移
1)嚴密觀察病情。
2)按醫囑給予靜脈補液、止血劑、脫水劑、吸氧、化療等。
3)預防并發癥:采取必要的護理措施預防跌倒、吸入性肺炎、角膜炎、壓瘡等情況的發生。
4)做好hCG測定、腰穿的配合。
5)昏迷、偏癱者按相應的護理常規實施護理。
5.積極采取措施減輕病人化療的副作用及疼痛等不適癥狀。
(七)健康教育
1.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鼓勵病人多進食,以增加機體抵抗力。
2.注意休息,不過分勞累,陰道轉移者應臥床休息,以免引起破潰大出血。
3.注意外陰清潔,以防感染。
4.恢復期節制性生活,做好避孕。
5.出院后嚴密隨訪,警惕復發。第1年每月隨訪1次,1年后每3個月隨訪1次,持續至3年后改為每年1次至5年,此后每2年1次。隨訪內容同葡萄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