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帕金森病病人的護理
概述:帕金森病又稱震顫麻痹,是一種較為常見的黑質和黑質紋狀體通路變性的慢性疾病。
臨床特點:1.以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減少和體位不穩為主要特征。
2.本病好發5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略多于女性
3.本病呈慢性進行性發展,且不能自動緩解
一、病因 目前仍不清楚,有下列幾種可能:
1.年齡因素:本病多見于中老年人,尤其多見60歲以上人。
2.環境因素:環境中存在分子結構類似甲苯基四氫基毗啶(MPTP為合成阿片的副產物)的某些工業毒物和農業毒物,作為本病的病因之一。
3.遺傳因素:約10%的病人有家族史,提示遺傳因素參與發病.包括常染色體顯性或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二、臨床表現
起病緩慢,逐漸進展。多數首發癥狀為動作不靈活和震顫
1.靜止性震顫:常從一側上肢開始,上肢震顫重于下肢
1)呈現有規律的拇指對掌屈曲的不自主震顫:如同“搓丸”樣動作。
2)因具有靜止時震顫明顯,動作時減輕,入睡后消失等特點,故稱為“靜止性震顫”
3)隨病程進展,震顫可逐步累及下頜、唇、面和四肢
2.肌強直 本病的主要特征之一
特點:多從一側的上肢或下肢的近端開始,逐漸蔓延至遠端、對側和全身的肌肉
表現:1)被動運動關節時的“鉛管樣強直”
2)如合并有震顫,可表現為“齒輪樣強直”
3)出現頭部前傾,軀干俯屈,上臂內收,肘關節屈曲,腕關節伸直,手指內收,拇指對掌,指間關節伸直,髖、膝關節均略屈曲等特殊姿勢。
00:06:17
3.運動減少
①“寫字過小”:
②“慌張或前沖步態”:
③“面具臉”:
④日常活動受限:
⑤嚴重病人:可因口、舌、腭及咽部肌肉運動障礙而出現流涎。
進食時食物在口中咀嚼無力,咽食時發噎或反嗆。甚至發生吞咽困難。
此外,病人還可出現頑固性便秘、排尿不暢、出汗、言語障礙等
⑥未及時治療的晚期病人:
可有癡呆、憂郁癥,也可因嚴重肌強直和繼發性關節僵硬,使病人長期臥床而并發肺炎和壓瘡。
三、輔助檢查
本病缺乏有診斷價值的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腦脊液中多巴胺的代謝產物高香草酸含量可降低,但缺乏特異性。
四、治療原則
原則:及早使用替代性藥物和抗膽堿藥物治療為主
輔以行為治療
必要時手術治療
目的:達到減輕癥狀,減少并發癥,增強自理能力,延長病人生命的目的。
但不能抑制疾病的進展
1.抗膽堿藥 適用于早期輕癥病人。
常用:鹽酸苯海索(安坦)口服
東莨菪堿、苯扎托品、丙環定
2.多巴胺替代藥物
常用:左旋多巴(多巴胺的前體)口服
原理:進入腦內經多巴脫羧酶作用轉化成多巴胺而發揮治療作用
3.多巴胺受體激動劑
作用:中、晚期病人可改善癥狀和減少大劑量使用左旋多巴復方制劑所帶來的副作用
常用:多巴胺D2受體激動劑---溴隱亭
對用溴隱亭無效病人可選用或改用培高利特(協良行)
4.手術療法 適用:癥狀限于一側或一側較重的病例,
年齡在60歲以下
且藥物治療無效或副作用嚴重而不能耐受藥物治療者。
五、護理問題
1.軀體移動障礙 與黑質病變,錐體外系功能障礙有關
2.自尊紊亂 與自體形象改變和生活依賴別人有關
3.營養失調 低于機體需要量與舌、腭及咽部肌肉運動障礙致進食減少和肌強直、震顫致機體消耗量增加有關
4.自理缺陷 與黑質病變,錐體外系功能障礙有關
六、護理措施
1.生活護理 ①主動了解病人的需要,指導和鼓勵病人自我護理
②做好皮膚護理:
③對如廁有困難者注意安全。方便如廁。
④注意病人穿著、修飾的護理
2.心理護理 (1)建立信任的護患關系
(2)促進病人與社會的交往,為病人創造良好的親情和人際關系氛圍
(3)指導病人保持衣著整潔和自我形象的盡量完美
3.運動護理:運動能避免肌肉萎縮及保持關節活動度,運動技巧能改善行走能力及減輕顫抖
4.飲食護理 指導病人合理飲食和正確進食,有助于改善營養狀況
①飲食以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適量優質蛋白飲食為主,并及時補充水分,蛋白不宜盲目給予過多,以免降低左旋多巴類藥物的療效 ;
②給予有粗大把手的叉子或湯匙,使患者易于進食;如患者手指顫抖厲害時,可協助其進食;
③給予患者充分的時間進食;
④將食物事先切成小塊、磨碎或給予半流質,易于咀嚼和吞咽;
5.病情觀察
6.用藥護理
①左旋多巴及混合制劑:
副作用:有惡心、嘔吐、厭食、不自主運動、直立性低血壓,幻覺、妄想等精神癥狀
用法:在進食時服藥,以減輕消化道癥狀
不應同時服維生素B6,以免影響左旋多巴的療效
②抗膽堿能藥:
副作用:有口干、眼花、少汗或無汗、面紅、惡心、便秘、失眠和不安
嚴重者有譫妄、不自主運動等副作用
注意:合并有前列腺肥大及青光眼者禁用此類藥物
③多巴胺受體激動劑:
副作用:有惡心、嘔吐、低血壓和昏厥、紅斑性肢痛、便秘、幻覺等副作用。
注意:從小劑量開始,逐漸緩慢增加劑量直至有效維持
七、健康教育
1.指導病人在病程中遇事要冷靜、沉著應對,避免情緒緊張、激動,以免加重病情
2.適時調整心態以保持心理平衡。堅持參加適量的力所能及的活動和體育鍛煉
3.告訴病人按醫囑正確用藥和堅持用藥,以及藥物的主要副作用和處理方法。
4.囑病人定期復查肝、腎功能,監測血壓變化。
5.指導病人病情相對穩定時,盡量參與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但在外出時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6.告知病人要注意病情變化和并發癥的表現,發現異常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