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要求 :
1.掌握典型心絞痛發作特點和治療原則。
2.熟悉心絞痛的發病原理,臨床分型、心電圖表現、診斷根據和主要鑒別診斷。
3.了解心絞痛的預防和預后。
教學內容 :
定義 :
心絞痛是心肌灌注與心肌需求平衡失調所致,冠狀動脈腔徑狹窄50-70%,狹窄病變的長度、數目、血管張力。
病因和發病機理 :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其他:主動脈瓣病變、肥厚型心肌病等。
基本病變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造成的管腔狹窄。發病的誘發因素為心肌氧的供需失去平衡 , 即需血量暫時性增高造成供血不足,后者引起局部缺氧和代謝產物的潴留而導致疼痛 .闡述近年來對冠狀動脈痙攣造成血流暫時減少 , 作為促進心絞痛發作的重要機理,已有進一步的認識。
臨床表現 :
癥狀: 發作性胸痛的特點:
( 1)胸骨體上、中段之后,常放射至左肩、臂內側達無名指、小指或至頸、咽、下頜部。
( 2)壓迫、發悶或緊縮感,常不自覺停止原來的活動。
( 3)常由勞累、激動、飽食、寒冷、吸煙、心跳過速等誘發。
( 4)疼痛出現后逐步加重,然后在數分鐘內緩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能幾分鐘內緩解。
體征:
( 1)發作時心率增快,血壓升高,焦慮等。
( 2)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馬律。
( 3)心尖區收縮期雜音-乳頭肌缺血致二尖瓣關閉不全。
( 4)第二心音逆分裂或交替脈。
( 5)SA發作的性質在1-3月內無改變,即發作次數、勞累或情緒激動的程度、疼痛性質、時限、緩解大致相同。
心絞痛的分級( CCS):
I級:一般體力活動(如步行和登樓)不受限,僅在強、快或長時間勞力時發生心絞痛。
II級:一般體力力輕度受限,快步、飯后、寒冷或風中行走、情緒激動發作心絞痛,平地步行2個街區以上或登1樓以上引發心絞痛。
III級:一般體力活動明顯受限,步行1-2個街區、登1樓引發心絞痛。
Ⅳ級:一切體力活動都引起不適,靜息可發生心絞痛。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
1. 靜息時心電圖 ;
2. 心絞痛發作時的心電圖 ;
3. 心電圖負荷試驗 ;
4. 心電圖連續監測 ,Holter 的臨床應用及價值 ;
5. 放射性核素檢查 ,SPECT;
6. 冠狀動脈造影 : 金標準。
診斷和鑒別診斷 : 診斷依據主要為病史結合冠心病危險因素及心電圖綜合分析,必要時作其他實驗室檢查。大致判定由于冠狀動脈痙攣為主或梗阻狹窄為主。
鑒別診斷 :
1. 急性心肌梗死;
2. 其他心臟病引起的冠狀動脈供血改變 ;
3. 非心臟性疾病引起的胸痛。
冠心病與心絞痛的診斷分型 :
無癥狀型 無痛性心肌缺血
心絞痛型 穩定型心絞痛
不穩定型心絞痛
心肌梗死型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缺血性心肌病型 缺血性心肌病
猝死型 猝死
預防 : 同動脈粥樣硬化的防治及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控制。
治療 : 原則為改善冠狀動脈的供血,減輕心肌的耗氧。
(一)發作時的治療 :
1、休息。
2、硝酸酯類藥物: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服,消心痛5-10mg,舌下含服。
(二)緩解期治療:
1、治療誘發心絞痛的伴隨疾病:貧血、甲亢、發熱、感染、心動過速,藥物(異丙腎、苯丙胺、可卡因等)。
2、控制動脈粥樣硬化其他危險因素。
3、硝酸酯類:消心痛、長效硝酸甘油,單硝酸異山梨醇酯(無首過效應,每天一次,不易耐藥—依姆多有效時間約12小時)。
4、β受體阻滯劑:阿替洛爾、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注意禁忌證,不宜突然停藥。
5、鈣拮抗劑:二氫吡啶類(短、長效);硫氮卓酮;異搏定。
6、PTCA或CABG:左室功能受損(EF<30%)、左主干病變、三支病變,一般考慮CABG;兩支或單支病變則PTCA。
手術治療 : 闡明冠狀 A 旁路手術的指征及療效。 PTCA 。
預后: 分別闡述不同類型心絞痛的不同預后。
教學方法: 課堂講授,見習典型心電圖及運動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