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要求 :
一、掌握心肌梗死的臨床表現, 鑒別診斷和防治。
二、熟悉急性心肌梗死的搶救措施。
三、了解心肌梗死的發病機理和病理。
教學內容 :
發病機理 : 嚴重而持久的心肌急性缺血,導致心肌壞死。
病理 : 不同的冠狀動脈病變 ( 粥樣斑塊阻塞血栓栓塞、血管痙攣) 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心肌梗死病變 , 從壞死到疤痕形成,不同范圍和不同部位心肌梗死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變。
臨床表現 :
一、先兆
二、主要癥狀和體征 : 疼痛與心絞痛相同,但程度較劇,發熱,胃腸道癥狀、心律失常, 特別是室性心律失。休克主要是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主要是左心衰竭,心臟體征,有關泵衰竭的概念。
三、略述老人、無痛性不典型者。
四、心電圖和心向量檢查 : 闡述缺血、損傷和壞死心電圖改變及其演變過程,梗塞區的定位、注意早期的改變。無Q波心梗,簡述心向量圖的基本改變。
五、放射性核素和超聲心動圖檢查 : 簡述放射性核素心肌和血池顯象的改變,簡述超聲心動圖的基本改變。
實驗室檢查 : 血細胞計數及分類、血沉,血清酶活性測定,肌鈣蛋白測定。
診斷和鑒別診斷 : 注意癥狀和心電圖的早期表現和不典型表現, 避免漏診,血清酶測定作為主要輔助檢查,注意與心絞痛,急性心包炎,急性肺動脈拴塞、急腹癥、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相鑒別。
并發癥 : 動脈栓塞、肺栓塞,心臟破裂,乳頭肌功能失調, 室壁瘤,心肌梗死綜合征。
治療 : 原則為保護和維持心臟功能 , 挽救瀕死的心肌 , 防止梗塞擴大,縮小心肌缺血范圍,以及治療各種并發癥。
一、監護和一般治療 : 監護措施的重要性,吸氧、臨床休息、飲食、保持大便暢通, 逐漸開始活動的安排。
二 、緩解疼痛 : 硝酸甘油,度冷丁、嗎啡,鎮痛新藥,蘇合香丸等。
三、再灌注心肌。 溶栓治療的適應證、禁忌證、冠脈再通判斷
四、防治心律失常。
五、防治休克。
六、防治急性左心衰。
七、其他支持療法。
八、恢復期的治療。
九、并發癥的治療。
十、右室梗死的治療。
預后 :AMI由過去的30%下降至目前10%左右。
預防: 主要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
教學方法 : 講課輔以心梗的多媒體,見習心梗病例心電圖演變及血清心肌壞死標志物動態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