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科目】:白面風(fēng), 白冒頂, 白林樹, 白鶴樹, 橡皮柴, 白撲木, 谷皮柴, 天青地白紫, 貓屎段, 山桐, 白桃葉.大戟科
【植物形態(tài)】:落葉灌木, 高可達(dá)3米, 樹皮褐色, 枝暗紫色, 幼枝密被灰白色星狀絨毛.葉互生, 廣卵圓形, 長(zhǎng)8.5~13cm(厘米), 寬5.5~12cm(厘米), 頂端常作2~3淺裂, 葉片三角形, 先端漸尖, 中央裂片最大, 如為全緣則頂端長(zhǎng)尖或驟尖, 表面綠色, 疏被星狀絨毛, 基部與葉柄交接處, 具扁壓狀圓形環(huán)狀腺體1對(duì), 背面密被灰白色星狀絨毛.花單性, 異株, 雄花雄蕊多數(shù)(約50枚左右); 雌花花萼3~5片, 花柱3枚(偶為4枚), 子房上位, 3室, 密被軟刺, 上被灰白色星狀絨毛.蒴果近圓球形, 表面具長(zhǎng)軟刺, 胞背開裂.
【生態(tài)分布】:產(chǎn)我國(guó)中部至南部各省; 多生于向陽(yáng)山坡林緣或疏林內(nèi), 和低丘陵地區(qū)灌叢中.
【藥用部分】:根、皮、莖、葉入藥, 夏秋采收.
【作用功效】:性味苦、澀, 平.治腰部扭傷痛疼及婦女產(chǎn)后腰痛腹脹, 慢性肝炎, 脫肛, 白帶, 扁桃體炎, 刀傷出血.
【用量用法】:根5錢~1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