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內科系統及本系統疾病的一般護理常規執行。
【病情觀察】
1.了解心律失常發生的原因。
2. 監測心電圖,判斷心律失常的類型。
3.觀察脈搏的頻率、節律的變化及有無心排出量減少的癥狀。
【癥狀護理】
1.用藥護理:遵醫囑準確給予抗心律失常藥物并觀察療效。
2.心電監護:對嚴重心律失常進行心電監護,護士應熟悉監護儀的性能、使用方法,要注意有無引起猝死的危險征兆,一旦發現立即報告醫師,做出緊急處理。
3.阿一斯綜合征搶救的護理配合
(1)立即叩擊心前區及進行人工呼吸,通知醫師,備齊各種搶救藥物及物品。
(2)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按時正確給藥。
(3)心室顫動時積極配合醫師做電擊除顫或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心臟驟停搶救的護理配合
(1)同阿一斯綜合征搶救配合法。
(2)保證給氧,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配合醫師行氣管插管及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并做好護理。
(3)建立靜脈通道,準確、迅速、及時的遵醫囑給藥。
(4)腦缺氧時間較長者,頭部可置冰袋或冰帽。
(5)監測24小時出入量,必要時留置導尿。注意保暖,防止并發癥。
(6)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填寫特護記錄。
5.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較頻,再次發作時間較短者,可用以下方法進行自救:
(1)刺激咽部,誘發惡心。
(2)深吸氣后屏氣,再用力做呼氣動作。
(3)按壓一側頸動脈竇5-10秒。
6.護士應做好復律前、中、后護理。
【一般護理】
1.鼓勵其正常工作和生活,注意勞逸結合;輕度心律失常病人應適當休息,避免勞累;嚴重心律失常病人應臥床休息;為病人創造良好的安靜休息環境,協助做好生活護理。
2.測量各種心律失常脈搏時,每次測量時間不少于1分鐘。
3.飲食不宜過飽,保持大便通暢。
4.特殊檢查要向病人解釋其注意事項,鼓勵病人消除顧慮配合檢查。
5.在用藥過程中應密切觀察藥物反應,防止過量或嚴重的毒副作用發生,并給予相應的護理。
6.備好搶救用品,包括各種搶救藥品和抗心律失常藥物及各種搶救器械,如除顫儀、氧氣、起搏器等要處于備用狀態。
7.消除病人焦慮、恐懼情緒,給予必要的解釋和安慰,對于進行心電監護的病人,需加強巡視,給予病人較多的心理支持,有利于配合治療。
【健康指導】
1.積極防治原發疾病,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如:發熱、疼痛、飲食不當、睡眠不足等。應用某些藥物(抗心律失常藥、排鉀利尿劑等)后產生不良反應時應及時就醫。
2.適當休息與活動。無器質性心臟病者應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調整自主神經功能,器質性心臟病病人可根據心功能情況適當活動,注意勞逸結合。
3.教會病人及家屬測量脈搏和聽心律的方法。
4.指導病人正確選擇食譜。飽食、刺激性飲食、嗜煙酒等均可誘發心律失常,應選低脂、易消化、清淡、富營養、少量多餐飲食;合并心力衰竭及使用利尿劑時應限制鈉鹽的攝人,多進含鉀的食物,以減輕心臟負荷和防止低血鉀癥而誘發心律失常。
5.保持大便通暢。加強鍛煉,預防感染。
6.講解堅持服藥的重要性,不可自行減量或撤換藥物,如有不良反應及時就醫。
7.定期復診,以便及早發現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