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呼吸系統
妊娠早期孕婦的胸廓即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為胸廓橫徑加寬,周徑加大,橫膈上升,呼吸時膈肌活動幅度增加。孕婦有過度通氣現象,有利于提供孕婦和胎兒所需的氧氣。妊娠后期以胸式呼吸為主,氣體交換保持不減。
(六)消化系統
妊娠早期(約停經6周左右),約50%的婦女出現不同程度的早孕反應,一般于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牙齦充血、水腫、增生,刷牙時易出血。牙齒易松動及出現齲齒。孕婦常有唾液增多。易出現上腹部飽脹感。妊娠中晚期,腸蠕動減弱,易便秘。
(七)內分泌系統
妊娠期腺垂體增大1—2倍。嗜酸細胞肥大、增多,形成“妊娠細胞”。約于產后10天左右恢復。產后有出血性休克者,可使增大的垂體缺血、壞死,導致席漢綜合征。
由于妊娠黃體以及胎盤分泌大量雌、孕激素,對下丘腦及垂體的負反饋作用,使促性腺激素分泌減少,故妊娠期間卵巢內的卵泡不再發育成熟,也無排卵。垂體催乳激素逐漸增量,分娩前達高峰,與其他激素協同作用,促進乳腺發育的作用,為產后泌乳作準備。
(八)其他
1.皮膚
妊娠期垂體分泌促黑色素細胞激素增加,加之雌、孕激素大量增多,使黑色素增加,導致孕婦面頰、乳頭、乳暈、腹白線、外陰等處出現色素沉著。隨妊娠子宮增大,孕婦腹壁皮膚彈力纖維過度伸展而斷裂,使腹壁皮膚出現紫色或淡紅色不規則平行的裂紋,稱妊娠紋。產后變為銀白色,持久不退。
2.體重
于妊娠13周前體重無明顯變化。以后平均每周增加350g,直至妊娠足月時體重平均增加12.5kg,包括胎兒、胎盤、羊水、子宮、乳房、血液、組織間液及脂肪沉積等。
3.礦物質
胎兒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的鈣、磷、鐵。近足月妊娠的胎兒體內含鈣約25g,磷24g,絕大部分是在妊娠末期2個月內積累的,故至少應于妊娠后3個月補充維生素及鈣,以提高鈣含量。
二、心理變化
(一)孕婦常見的心理反應
1.驚訝和震驚
2.矛盾心理
3.接受
4.情緒不穩定
5.內省
(二)孕婦的心理調節
美國心理學家魯賓(Rubin,1984)提出妊娠期孕婦為接受新生命的誕生,維持個人及家庭的功能完整,必須完成4項孕期母性心理發展任務:
1.確保自己及胎兒能安全順利地渡過妊娠期、分娩期.
2.促使家庭重要成員接受新生兒。
3.學習為孩子貢獻自己。
4.情緒上與胎兒連成一體。
報名信息:護士資格考試報名入口 www.21wecan.com
2011年護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
護士資格證與執業證的問題
2011年護士資格考試政策
初級護師考試報名網站
2011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