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四節 結核性腦膜炎
結核性腦膜炎簡稱結腦,是小兒結核病中最嚴重的一型,常在結核原發感染后1年以內,尤其3~6個月內最易發生。嬰幼兒多見,以冬、春季為多。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病原菌為人型或牛型結核桿菌。結腦為全身性粟粒型結核的一部分,由于小兒血—腦脊液屏障功能差,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入侵的結核菌易經血行播散,由肺或骨結核等播散而來。
結核菌使軟腦膜呈彌漫性特異性改變:多發結核結節;大量炎性滲出物,尤以顱底部最為明顯;腦血管亦呈炎性改變,嚴重者致腦組織缺血軟化出現癱瘓。
二、臨床表現
多緩慢起病,嬰兒可以驟起高熱、驚厥發病,典型臨床表現分3期:
1.早期(前驅期)
約1—2周。主要癥狀為性情改變、精神呆滯、喜哭、易怒、睡眠不安、雙目凝視等,同時有低熱、嘔吐、便秘,年長兒可訴頭痛,嬰兒則表現為嗜睡或發育遲滯等。
2.中期(腦膜刺激征期)
約1~2周,因顱內高壓出現劇烈頭痛、噴射性嘔吐、嗜睡或驚厥,體溫進一步增高。腦膜刺激征(頸強直,克匿格征、布魯津斯基征)陽性是結腦最主要和常見的體征。幼嬰兒則以前囟飽滿為主。此期還可出現腦神經障礙,最常見者為面神經癱瘓。
3.晚期(昏迷期)
約1—3周,上述癥狀逐漸加重,由意識朦朧、半昏迷進入完全昏迷。頻繁驚厥甚至可呈強直狀態。患兒極度消瘦,明顯出現水、鹽代謝紊亂。最終死于因腦疝而導致呼吸及血管運動中樞麻痹。
三、輔助檢查
1.腦脊液
壓力增高,外觀透明或呈毛玻璃樣,靜置12—24小時后,可有蜘蛛網狀薄膜形成,取之涂片檢查,可查到結核菌。白細胞總數(50—500)X106/L,分類以淋巴細胞為主,糖和氯化物含量同時降低為結腦典型改變,蛋白定量增加。
2.X線胸片 有結核病改變,其中90%為活動性肺結核。胸片證實有血行播散對確診結腦有重要意義。
3.結核菌素試驗 約半數結腦患兒結核菌素試驗可呈陰性反應。
四、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 休息、營養。
2.抗結核治療 需聯合使用易透過血—腦屏障的抗結核藥。
(1)強化治療階段:用INH+RFP+PZA+SM,3—4個月。
(2)鞏固治療階段:繼用INH+RFP 9—12個月,或腦脊液正常后6個月,總療程不少于12個月。
3.控制顱內壓
(1)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常用潑尼松。
(2)用20%甘露醇降顱壓。
(3)對急性腦積水或慢性腦積水急性發作者,用藥物降顱壓無效或疑有腦疝者,應行側腦室引流術。
五、護理措施
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1)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神志、驚厥、雙瞳大小及對光反射情況等,早期發現顱內高壓或腦疝,便于及時采取搶救措施。
(2)患兒應絕對臥床休息,保持室內安靜,護理操作盡量集中進行,減少對患兒的刺激。在驚厥發作時齒間應置牙墊,防舌咬傷及墜床跌傷。
(3)遵醫囑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脫水劑、利尿劑和呼吸興奮劑。配合醫師為患兒做腰椎穿刺,顱壓高時腰椎穿刺應在應用脫水劑半小時后進行,腰穿后去枕平臥4—6小時,以防發生頭痛。
2.保持呼吸道通暢
3.皮膚、黏膜的護理
4.做好飲食護理,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5.心理護理
6.健康教育
報名信息:護士資格考試報名入口 www.21wecan.com
2011年護士資格考試報名條件
護士資格證與執業證的問題
2011年護士資格考試政策
初級護師考試報名網站
2011年護士資格證考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