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護師考試網上輔導(外科護理學)講義 第十一章(1)(2)
時間:2012-04-17 13:06
來源:主管護師考試 作者:lengke
點擊:次
三、臨床表現
因創傷的原因,部位、程度等不同,臨床表現亦各異。
1.局部癥狀
(1)疼痛:創傷后疼痛程度不一,一般在傷后2~3日后逐漸緩解。但嚴重損傷并發休克時,傷員常不訴疼痛;內臟損傷所致的疼痛常定位不確切。若疼痛持續或加重,則可能并發感染。
(2)局部腫脹:因受傷局部出血和創傷性炎癥反應所致。可伴有發紅、青紫、淤癍、血腫或腫脹。嚴重腫脹可致局部組織或遠端肢體血供障礙。
(3)功能障礙:因解剖結構破壞、疼痛或炎癥反應所致。神經或運動系統損傷所致的功能障礙有定位診斷價值。
(4)傷口:是開放性損傷特有的征象。常見的有;
1)挫傷:多為表淺軟組織挫傷,表現為局部腫脹、觸痛或皮膚紅、青紫,系真皮與深筋膜間或加以淺層肌肉組織細胞受損、微血管破裂出血,繼而發生炎癥反應所致。
2)擦傷:傷及皮膚表層,表皮及部分真皮被不規則地刮除。
3)刺傷:多由金屬、木質等尖刺所致。傷口深淺、長度不一。可能有異物存留。
4)切割傷:多因銳器、切削器所致,切口長度、深度各不相同。創緣較平整,出血可滲、可涌,小動脈破裂可噴射出血。傷口多有炎癥反應,伴有疼痛和紅腫。
5)撕裂傷:傷口不規則,淺表和深部組織撕脫、斷裂。
6)穿透傷:致傷器具經皮膚或黏膜穿過深層組織,達到體腔及器官,或穿通后由對側穿出,形成第一傷口和第二傷口。此類傷口雖然較小,但常致體腔內臟器嚴重損害,造成體腔開放、大出血、臟器破裂、穿孔或異物滯留。
傷口按清潔度可分為三類:①清潔傷口:通常指無菌手術切口。意外損傷的傷口經過清創處理后使其污染減少,甚至變為清潔傷口,可獲一期愈合。②污染傷口:指被異物或細菌沾染、但未發生感染的傷口,一般指傷后8小時以內處理的傷口。對其處理的主要方法是清創術,使其盡量轉化為清潔傷口。③感染傷口:指已發生感染的傷口,這類傷口多需換藥治療,以獲二期愈合。
傷口并發癥 影響傷口愈合甚至威脅生命的三種主要并發癥是:
(1)傷口出血:指發生在手術或意外傷害性傷口48小時內的繼發性出血,也可發生在修復期任何時段。
(2)傷口感染:各種傷口均有發生感染的可能。化膿性感染是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主要表現是持續性的炎癥反應,如體溫升高、心率增快、白細胞增高;傷口出現紅、腫、熱、痛,已減輕的疼痛反而加重,有膿性分泌物出現等。
(3)傷口裂開:指傷口未愈合,皮膚以下各層或全層完全分離。
2.全身癥狀
(1)發熱:創傷出血、組織壞死分解或創傷產生的致熱因子均可引發吸收熱,體溫一般不超過38.5℃。
(2)生命體征變化:創傷后釋放的炎性介質、疼痛、精神緊張、血容量減少等均可引起心率加速,血壓稍高或偏低,呼吸深快等改變。
(3)其他:病人可有口渴、尿少、食欲不振、疲倦、失眠,甚至月經異常。
四、治療原則
1.全身治療 積極抗休克、保護器官功能、加強營養支持、預防繼發性感染和破傷風等支持療法。
2.局部治療 損傷的局部處理應根據傷口的類型和有無污染而定。
(1)閉合性損傷:如無內臟合并傷,多不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恢復;如骨折脫位,應及時復位,并妥善固定,逐步進行功能鍛煉;如有顱內血腫:內臟破裂等應緊急手術。
(2)開放性損傷:及早清創縫合。如傷口有明顯感染現象,應積極控制感染,加強換藥,促其二期愈合。
五、并發癥和防治
1.局部并發癥
(1)傷口出血:指意外創傷后48小時內的繼發性出血,也可發生在修復期任何時段。應嚴密觀察傷口敷料和體腔引流管的血液滲透和流出情況,評估失血量。
(2)傷口感染:多見于開放性損傷,表現為體溫升高、脈速,傷口紅、腫、熱,已減輕的疼痛又加重,有膿性分泌物,血象增高等。若閉合性損傷累及消化道、呼吸道或泌尿道時亦可誘發胸、腹腔內感染。傷后還可能發生破傷風、氣性壞疽等特異性感染。
(3)傷口裂開:指傷口未愈合,皮膚或皮下各層完全分離。
2.全身并發癥
創傷后大量失血、失液、強烈的神經刺激和并發嚴重感染等均可引發全身性并發癥,除休克外,主要有急性腎衰竭和呼吸衰竭。
(1)急性腎衰竭:嚴重創傷后若病人腎排泄功能在短期(數小時至數周)內迅速減退,引發急性腎功能損害,導致血中尿素氮、肌酐水平持續升高,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及氮質血癥等,即為急性腎衰竭(ARF)。急性腎衰竭護理的關鍵是加強觀察和護理,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嚴格按醫囑輸入液體量。評估和計算非顯性失水(皮膚揮發、呼吸失水)和顯性失水。注意觀察有無肺、腦水腫和心衰征象。
(2)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若得不到及時處理,可因缺氧而危及生命。ARDS護理的關鍵是:加強監護;加強呼吸道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和清潔、防治呼吸道感染等并發癥;應用呼吸機的病人,做好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的護理;監測血氣分析和肺功能。準確計算和記錄出入水量,有肺水腫者應嚴格限制入水量。心理護理,采用多種方式加強與病人的交流和溝通,解除病人的焦慮和恐懼感。
------分隔線----------------------------